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28期 > 正文
编号:12155573
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在产后出血处理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5日 刘伟和
第1页

    参见附件(2241KB,2页)。

     【摘要】 目的 比较应用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和益母草注射液在产后出血中处理的情况。方法 75名受试妇女在分娩后立即随机分组应用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或益母草注射液。结果 与益母草注射液组相比,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组产后出血明显减少(P<0.001)。结论 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是更强效的宫缩剂。减少受试妇女的失血量在可能发生贫血的病例中尤为重要。

    【关键词】 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发展中国家孕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24.1%的孕产妇死亡是由产后出血引起的[1]。产后出血包括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至产后2 h以及产后2~24 h 3个时期,多发生在前两期。产后出血为产妇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国目前居首位。产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预后严重,休克较重持续时间较长者,即使获救,仍有可能发生严重的结发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席汉综合征(Sheehan syndrome)后遗症,故应特别重视防治工作。本研究旨在于比较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下称卡前列腺素)和益母草注射液在产后出血的处理,对照两者在产程长短、失血量、产后出血率和可能的不良反应之间的差异。

    1 材料和方法

    研究于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在长春市妇产科中进行。75名受试妇女均排除以下可能引起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硫酸镁治疗先兆子痫、产后出血史、绒毛膜羊膜炎、多胎妊娠和产前出血。通过随机数字表选择两种药物中的一种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应用。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15(S)15-甲基PGF2α]为肌内注射给药(臀部),共250 μg置于无菌即用型包装(安全型T注射剂)内。益母草注射液宫颈肌内注射。记录以下观察结果:药物注射到产生宫缩的时间、到娩出胎盘的时间、第三产程及随后4 h内的失血量、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其类型、不良反应和生命体征。在产房用弯盘收集所有产时出血并加以测量,然后在外阴处垫消毒巾,于放置前和放置后4 h分别称重。

    2 结果

    2.1 两组在年龄、产次或孕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的第一、二产程时间或是否加速产程方面无显著区别(见表2)。两组新生儿的出生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分娩均为自然分娩,没有采取任何辅助器械。

    2.3 和益母草注射液相比组,卡前列腺素组产后出血明显减少(P<0.001)(见表3)。分娩后最初4 h内累积失血率的分布显示,卡前列腺素组中98.6%失血量<300 ml。

    3 讨论

    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为钙离子的载体,可提高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抑制腺苷酸环化酶,阻断cAMP形成,使胞浆钙离子增加,触发肌原纤维收缩,从而引起子宫平滑肌强烈而持久的收缩,达到止血目的[2]。本研究显示,和益母草注射液组相比,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组在第三产程的处理中显得更为有效。益母草注射液组的第三产程平均为3.4 min,而卡前列腺素组为2.3 min。平均失血量在益母草注射液组为145 ml,而卡前列腺素组仅为85 ml。

    在用卡前列腺素的剂量为125 μg,其益母草注射液的第三产程时间为6.1 min,而卡前列腺素组为3.5 min。平均失血量分别为154 ml和95 ml。益母草注射液和卡前列腺素组的第三产程分别为8.6 min和4.4 min,平均失血量分别为145 ml和72 ml。

    卡前列腺素应用后2~3 h后其血浆浓度降至注射前水平。在我们的病例中发现增加的子宫张力和收缩力可持续3 h以上,这一情况有待进一步的解释。有学者提出肌内注射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后可刺激更多内源性前列腺素的合成,这可能就是在注射单剂量药物后数小时内持续产生宫缩活性的原因。

    和益母草注射液组相比,呕吐和腹泻更多见于卡前列腺素组,但普遍较为温和且不需治疗。本研究中发现呕吐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16%),而腹泻在各患者中只有2例出现。呕吐更为频繁的原因可能和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剂量较大有关(250 μg)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241KB,2页)